为进一步宣传落实国家、学校资助政策,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文学院多措并举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线上线下相结合,走访慰问困难生。在往年赴阜阳、亳州等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走访慰问的基础上,7月14至15日,文学院党委书记王龙建,院团委副书记李伟,辅导员伍倩倩、安弘毅等一行深入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和霍山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进行走访慰问。走访过程中,王龙建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收入来源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传递学校的关心关爱,鼓励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并送上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同时,全体辅导员还通过线上走访方式关心困难学生暑期生活,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引导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以良好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庭、学校和国家的培养。
改进资助方式,强化育人理念。文学院在资助工作中发现,以无偿资助为主的经济性和物质性资助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立德树人要求下困难学生日益凸显的精神贫困和能力缺失问题。因此,学院积极改进资助方式,积极拓展具有学院特色的资助渠道,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资助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院在完成助学贷款、困难认定、助学金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时,加强对困难学生思想、学习、素质和能力的帮扶,将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的理念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中去。学院积极开展有偿资助方式,通过开发学生助理、科研助理等勤工助学岗位,使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和实践获得资助,解决部分困难学生的依赖心理,在实践中培养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
文学院资助工作紧密围绕“育人”这一核心,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三个要素加强育人功能,实现了育人目标。下一步,文学院将积极探索多元化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努力。
(撰稿:安弘毅 李伟;审核:王龙建)

快捷通道